第87章 江河血(一)
“不是传信说了在江松山见么……”那个滚走在众多阴尸之中不断隐匿自己的人在看清玄悯的模样后,终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。他身上还保留着障眼法,乍一看同阴尸无甚区别,碎肉早已在不断的躲避奔走中抖落在地,裸露出来的骨头歪歪斜斜,像是拼凑过的,泛着黄黑,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味道。
但是他周围真正的阴尸在金光笼罩之下,已经被压得瘫倒在地,成了一地碎骨,唯余一点痴粘的阴怨气萦绕其上,是以维持着站姿的他便显得格外突出,一眼便能分辨出来。
他的脑袋只剩一盏头骨,骨头上裂纹遍布,风干的老皮紧紧裹着骨骼,眼眶只剩两个黑洞洞的窟窿。从这样一张脸上自然看不出什么细微神情,但从他茫然张着的嘴来看,应当是诧异得忘了处境。
若是在这种时候出手,想必他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然而薛闲却已经看不见他了,除了那片金光,山谷中的一切仿佛都同他没了干系。他只知道脊背的疼痛一直贯穿到了心脏里,活似眼睁睁地被人一刀捣进身体里,胸口处是彻骨惊心的冷意,冷得天寒地冻。
玄悯和他之间隔了山石,隔了金光,隔了一片浓重的水雾。但是他却没有抬手将那水雾挥扫开,只依然这么隔着水雾静静地望着石峰上的白影,轻声重复了一句:“国师?”
往日的诸多细节均在那一瞬间涌入脑中,有用的无用的,清晰的模糊的,以一种杂乱无章到令人头脑发疼的方式闪现着,随着“国师”这一声称呼,突然变得明晰起来——
不同寻常的能耐,同官府的瓜葛,格外讲究的性子,还有上回在簸箕山下碰到的那一支队伍……
其实处处都有蛛丝马迹表露着玄悯的身份来历,这些天,尤其在进了百虫洞后,那种隐隐约约萦绕不散的不舒坦根本就是一种下意识的不安,甚至带了一种怯意。
他早已有所感,只是始终在有意无意地忽略而已。
哪怕直到现在,借着铜钱的牵连亲身经历了一遍玄悯的记忆,他仍旧抱着最后一丝侥幸之心,仍旧想亲口同玄悯问个明白,甚至可以装一回痴愚,只要玄悯摇头否认,只要玄悯说一个“不”字……
“戊辰年,六月初七……”薛闲死死盯着那片水雾后头的白影,轻声开口重复了一遍记忆里玄悯所说的话。
他看见那个白影似乎僵硬地动了一下。
只是水雾太过浓重,让他难以分辨究竟是不是错觉。
“你所说的戊辰年六月初七,是什么日子……”薛闲眸光一动不动,问完了一整句话。
在漫长到几乎没有尽头的一生里,他从来没有这样在意一个人的答话,有一瞬间,他甚至又有些反悔,想张口就此打断,将这问话收回去。
他头一次如此怕听真话。
然而山石上的那个人曾经对他说过“我不会骗你”。
玄悯沉默了很久很久,久到薛闲胸口冷得几乎已经没了知觉,才听见他用有些低哑的声音道:“真龙劫期……”
薛闲眼睫一动,而后静静阖上了眼,再睁眼时,已是面无表情。他最后又看了一眼玄悯,用一种冷静得让人心慌的声音说了一个字:“好。”
——
距离江松山数十里的一座寺庙里,一个面孔里融着少年气的小沙弥正盘腿坐在窗边看经书,正要翻页,屋外陡然阴云密布,电闪雷鸣。
小沙弥搁下经书,伸头探出窗外望了一眼。
他们这座寺庙依山而建,是方圆十里内的最高处。从他这角度,依稀可以望见遥遥远处还有一座山,山前临着浩荡江水,山上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寺庙。
这黑云和雷电来得莫名,半点儿预兆也无,好似这老天爷忽然伤了心,闹起了脾气。
黑云层层滚滚,仅是眨眼之间便从天这一头,一直罩到了天的那一头,压抑而低垂,仿佛就重重地压在屋顶上,伸手便能探到一般。
小沙弥看着觉得古怪又稀奇,当真伸手想去探一下,然而手指还没伸直,大雨便倏然落了下来。
这雨真是大极了,大得连远处的山都看不清了,只隐隐能看见那孤寺的一抹淡影。
小沙弥的手被雨水打得生疼,灰布僧衣的袖口当即湿透了,黏在小臂上。湿透的衣袖裹在身上自然不会舒服,但是小沙弥却没在意,只愣愣地看着瓢泼大雨。
不知为何,他莫名觉得这雨大得活似宣泄,看得人莫名心生难过,好像也被那黑云兜住一般,闷闷的,有些喘不过气。
他年纪尚小,久居山间,甚少会生出这种毫无来由的情绪,只忽而想到了方才看的经书,里头有一句他理解不了的话: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[1]
他看着这大雨默默出了好久的神,直到师兄进来叮嘱他关窗。
“师兄,我方才见着前头那座山寺有人。”小沙弥抬手指了指大雨之中淡如青烟的山影,回头说道。
“你那是什么招子,能瞧见那么远的地方有人?”师兄哭笑不得,又道,“不会的,那是大泽寺,出了名的鬼寺,荒了不知多少年了,哪来的人影。”
“我真瞧见了,还没下雨时瞧见的,穿着白衣,又将将好站在塔顶,只是再看时已经杳无踪影了。”小沙弥念了一声“阿弥陀佛”,约莫是说着说着便想到什么孤魂野鬼上去了。
其实不用师兄说,他也知道那孤零零的寺庙是大泽寺。
他小时候听师兄们提过两句,说许久以前,兴许是一百多年又兴许是两百多年前,有一个从南疆来的少年人在大泽寺剃了发,还未受戒,大泽寺突逢雷火,一众僧人俱亡于大火,以至于民间私下里提起大泽寺,除了叹惋之外,便是议论那南疆少年约莫是个克人克己的灾星。
十来年后,有人说曾在松江山间看见过一个白衣僧人,在大泽寺荒废的庙门前捡了一个被弃的婴孩离开。
看见白衣僧人的樵夫信誓旦旦地说,那僧人挽起袖摆,露出的手腕上有南疆那边才有的图腾。
而数十年后,同样又有人在松江山间见到了一个白衣僧人,当然,这次那僧人并未挽起袖摆,自然也看不着那腕子上是否有什么图腾,但那僧人同样在山间捡了个孩童离开。
当然,这些传言因为俱不可考,便没有广泛流传开去,到如今,约莫只有同大泽寺遥遥相望的这所寺庙里偶尔有人会提起了。小沙弥记得当初师兄跟他说起时,还颇为好笑地提到:师父以前同我讲过,最离谱的一个传言还说,那南疆来的少年就是那白衣僧人,而那白衣僧人,就是后来的国师。
“那弃婴和后来的孩童呢?”小沙弥当时是这么问的。
师兄没好气地答了一句:“你还真信?我上哪儿知道去。”
是以那孤零零的鬼寺在小沙弥心中总伴着各种传说,显得神秘莫测,在那处看见什么都是可能的。
“别发愣了,这雨大得出奇,今早听说县里的河道都漫水了,雨再一下,怕是要淹脚脖子了。你再这么敞着窗,估计没多会儿这屋子也得淹。”师兄数落着。
小沙弥连连应声,伸手抓住了窗框,正要往回拉时,他目光下意识朝天上瞥了一眼,便就此顿住了手。
“师兄……”
“又怎么了?关个窗也这么费劲?”师兄哭笑不得地凑过来,打算抬手帮他拉一把,却见小沙弥愣愣地一指黑云,茫然道:“我似乎,看见龙了……”
师兄闻言,正想敲他脑壳一下,却见那乌云之中有一条长影倏然而过,裹在煞白的云雷之中,看不清模样。但那影子,怎么看怎么像是一条龙!
“天啊——”师兄愣愣地叫道。
小沙弥指着松江山,一脸呆滞道:“好像、好像奔着大泽寺去了!”
与此同时,松江山顶大泽寺内,太常寺傩仪长队一干人马正站在大殿之中。当初的大火烧得不算久,但这大泽寺因位置偏远,香火稀落,僧人本就寥寥,那火又是夜里遭雷劈下而起的,这才没什么人能逃出来。
事实而言,那火只烧了后头,前头的几座殿到受损不重。
太卜太祝二人遵照着国师的指示,带着百来名侲子,在大殿里相对围坐成圈,太卜居于首,太祝封于尾,正中的地面上,是一座小小的石雕,石雕上刻着繁复符文,自上而下贴满了油黄纸符,石雕底端,则以血画了个圈。
太卜着各名侲子将拇指尖扎出一个血点,鲜红的血珠从那小点中倏然冒出来,正要滴落时,大殿里突然响起了一道叹气声,那声音轻极了,混杂在殿外的风声之中,以至于除了太卜愣了一下,其他人居然都不曾反应过来。
太卜皱着眉,警惕地扫了一圈,却又想起来这大殿他们刚到时就仔细搜找过,绝没有闲杂之人。
听岔了?
太卜在心里自语了一番,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再管这些。她冲众人嘱咐了一番,便抬手将带着血珠的拇指摁在了身前地面上,百来名侲子以及太祝同样摁了下去。
就见一道道细如发丝的血线自拇指所摁之处延伸出去,仿佛活了一般,朝那个石雕爬蔓。
而后众人阖上了眼,张口低声诵起了经。
嗡嗡的声音从大殿之中传出去,又倏然飘散在泼天大雨之中……
万石山、洞庭湖两处太常寺人马和他们一样,围坐在国师先一步放下的石雕边,将带着血珠的拇指摁了下去。
作者有话要说: 注[1]: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——《妙色王求法偈》
好了,总算到这里了,我保证让他们过个甜到齁的年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