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第七十天
翌日清晨,当绍吴醒来时,天光已经大亮。对面的床铺空着,窗户被推开了窄窄一条缝隙,窗帘也被拉开了,一眼望去,天空湛蓝如洗,是个大晴天。
绍吴看一眼手机,已是九点过了。
七分钟前,杨书逸发来微信:我去买个手机,马上回来。
绍吴揉揉眉心,还是有点恍惚:竟然来了映秀。
他起身去卫生间洗漱,正用粗.硬的一次性牙刷刷牙时,杨书逸开门进来。他还是昨天那身打扮,手里提了只纸袋。
绍吴走出卫生间,杨书逸说:“你穿这个吧,暖和些。”
袋子里是一件卡其色外套,夹层绒的,吊牌还没拆。
绍吴脸上一热,攥着那件外套,有点不好意思:“谢了啊……”也许应该问问这件外套多少钱,但他又觉得以现在两人的关系,问这话太生疏了。
虽然他也说不清,他们究竟是哪种关系。
早已不是单纯的友情,抱也抱了手也牵了,可是谁都没明确提过“在一起”——而且就算他们现在“在一起”了又怎么样?杨书逸还结着婚,不清不白,仍是笔烂账。
绍吴穿上杨书逸买给他的外套,大小合适。他转身把手机钱包塞进兜里,同时暗自苦笑了一下。
两人下楼,老板正坐在院子里剥花生,热情地问:“去吃饭啊?”
“嗯,”杨书逸冲他笑了笑,“哪家好吃?”
“你往右边走,有家卖抄手的,安逸得很。”
两人谢过老板,循着他指的路,到早餐店吃了两碗藤椒抄手。不知是不是紧邻岷江的缘故,映秀的风比水磨更凉一些,阳光也更强烈。吃了饭,杨书逸说:“去遗址看看?”
绍吴说:“好。”
老板娘正在一旁擦桌子,闻言道:“哎,你们记得找个讲解员,一百块钱一次……他们有些单位组团来的,都要请讲解,你们也可以跟着一起听。”
绍吴说:“好,谢谢您啊。”
老板娘笑笑:“不客气嘛。”
片刻后,她又敛起笑容:“我们这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,有些人来了,去遗址看看,就说没意思得很,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……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呢,”她摇摇头,又笑了,“不过这边的车厘子很好吃,你们买的时候记得还价啊。”
映秀镇实在太小,走出早餐店,不到十分钟,他们就来到了漩口中学遗址。
白墙,黑字加粗,写着: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。
压抑感就这样扑面而来。
然而走近了,绍吴才看见大门右侧立着一块牌子,同样是白底黑字,上书“汶川县漩口中学校”。是细体黑字,有几分清逸,绍吴想,如果只看这块牌子,谁都会以为这就是一所普通的中学吧?
它曾经是一所普通的中学。
讲解员介绍道,之所以保留漩口中学地震遗址,其实是因为,漩口中学的受灾情况较轻。与之相比,映秀小学几乎被夷为平地,伤亡也更加惨重,震后,广东东莞市对口援建映秀,出资重建映秀小学。新的映秀小学坐落在岷江边上,是映秀镇最安全的地方。
这是第一次,绍吴亲眼见到他曾在新闻里看了又看的,那个巨大的、断裂的时钟表盘。有栏杆围着,所以他们只能远远地看,但都看得清楚,上面的指针指向14点28分。
讲解员说,这是高二三班的表盘。
向里走,低矮的宿舍楼出现在眼前,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三层——虽然这栋楼并没有倒塌,但一层和二层在地震时直接沉入了地下,所以它原本是有五层的,讲解员顿了顿,继续说,地震发生的时候学生们都在上课,有一个男生请了病假在宿舍休息,后来,没有找到他的遗体,推测是和楼层一起沉入地下了……迄今为止,据统计,遗址中尚有11具遗体,在征得了他们的家人的同意之后,我们决定就让他们长眠于此,入土为安。
他们继续往前走,又经过孤零零的连廊,经过倾斜的教学楼、图书馆。绍吴发现,在这里,所有震后立起指示牌也好大门也好,均是黑白两色。而唯二彩色反倒是丛生的野草,和教学楼遗址上的红漆。谁敢相信?连掉落的巨石的缝隙里,也生出青青绿草,在阳光和风中摇曳。尚有遇难者长眠,但生机已经势不可挡地笼罩了废墟,有风吹过时,教室里的灯管摇摇晃晃,绍吴忽然觉得,在这里,连“生机”都是天地不仁的一部分。
全程,杨书逸一言不发。
讲解员说,其实,至今为止,还有很多没有找到遗体的遇难者被定为“失踪”,包括那个宿舍楼里的男孩。
绍吴想,会不会他的家人,时常会梦见他活着回来了呢?他失踪了——看不见遗体当然就不算死——也许那天下午他撒谎说自己生病,其实是翻墙出去玩了。这是多残酷又多美好的一件事,那一刀永远没有落下来,失踪,某个来自映秀的男孩,一口四川话,大概还穿着校服吧,他不是死,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,如果有人遇见,请帮忙喊他回家。
他们绕遗址一周,又回到时钟表盘前。在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”的另一面,写着:深切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。
两人走出漩口中学遗址,杨书逸买来几瓶矿泉水,然后他们又向震中纪念馆走去。
震中纪念馆建在紧邻213国道的一座山坡上,而这座山的半山腰即是地震遇难者公墓。步行上山,公墓绿草如茵,角落里偶尔可见地藏菩萨的碑牌。待他们将纪念馆细细看过一遍,已经下午一点过。
杨书逸仍然不怎么说话,最多是问绍吴:“喝水吗?”他脸上也没什么表情,始终安静地走在绍吴身侧。
下山时,路过公墓,杨书逸忽然说:“等我一下。”
绍吴便看着他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炷香,点燃了。他走到半山腰的中铁十三局汶川地震遇难者纪念碑前,面向公墓跪下,缓缓地,磕了一个头。阳光无遮无拦地落在他身上,把他的黑色冲锋衣镀上一层明黄色,也像一尊塑像了。他跪了大概半分钟。
然后他把那柱香插在纪念碑前、不知谁放的很小的祭坛里。
悼念的鲜花散落在纪念碑四周。
杨书逸起身,拍了拍膝盖上的土,说:“走吧,去吃饭。”
他仍然平静,绍吴担心地抓了抓他的手:“书逸。”他不知道刚才那突然的一跪意味着什么,只觉得杨书逸是有备而来,他早就准备好了,这一跪。
杨书逸笑了一下,低声说:“我不知道我爸和小娟阿姨究竟在哪……就当他们也在这公墓里吧,”顿了顿,又说,“我给他们道歉。”
绍吴的心揪起来,他想起那一年珑珑还在念小学,被同桌欺负,那个欠揍的小男孩说,你爸就是因为你和你妈,才去映秀的!然而后来杨书逸对珑珑说,都怪哥哥。
八年过去了,他还是不能原谅那个少年,而那个少年也像漩口中学宿舍里的男孩一样,在地震中,失踪了。
绍吴攥紧杨书逸的手,杨书逸顺势搂住他,在这个死亡与生机连为一片的地方,杨书逸把额头抵在绍吴的肩膀上,他说:“我刚才给我爸道歉了……当时不懂事,不该和他吵架。”
“书逸。”绍吴鼻子发酸。
“还有另一件事,”杨书逸一字一句地说,“我告诉他,我要和邹鑫离婚了,以后我不会有孩子,不会有妻子,我要向婆婆撒谎直到她去世,还要……和一个男人在一起。以后每一年,他和小娟阿姨的忌日,我会想着他们……但我要给你过生日。”
杨书逸抬起头凝视着绍吴的眼睛,目光如箭:“绍吴,明天我就和她离婚,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?”
这个冲击太大,以至于一时间,绍吴竟然不知该作何反应。自2007年他喜欢上他,至今已经九年,无数次他幻想他接受他,无数次他幻想自己忘掉他,九年了。所以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,绍吴竟然大脑一片空白。
杨书逸说:“没关系,你可以慢慢想。”
两人下山,绍吴跟在杨书逸身后,脑海中翻滚着无数情绪和念头,昨天晚上当杨书逸睡在距他咫尺之遥的床上,他甚至想过,如果这辈子就这样了呢?杨书逸能为他挡住飞来的石块,却不能与他长相厮守,这也算可共苦不可同甘的情义了吧?正如他一次次在艰难时刻奔向杨书逸的身旁。但杨书逸不愿与他长相厮守,或许不能,或许不愿,没关系,他们会像两颗奇怪的磁石,在人群中,暗暗怀着某种感应。
如果这辈子就这样了,他想他也可以接受。他们都好好活着,即便有很多不甘,很多遗憾,即便真如邹鑫所说像蚂蚁一样——
他们走在岷江边,江水是深邃的蓝色,水面宽阔,奔流不息,涛声在山谷中回荡。
杨书逸为他挡了石块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接受了,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能顺遂地付出爱、得到爱,所以即便他们的生命真的像蚂蚁一样——
“绍吴,”杨书逸忽然停下脚步,“这是映秀小学吗?”
是了。在岷江边,映秀小学崭新的教学楼中传出孩子的喧闹声。教学楼外墙上,白色、橙色、粉色交相辉映,被远处青山一衬,更显得色泽鲜艳而明亮。
汶川地震中,映秀小学近四分之三的师生遇难。
新建起的映秀小学教学楼上,铸有七个大字:
所有生命都精彩
绍吴看见汩汩的泪水从杨书逸眼中落下来,汶川地震后,他只见杨书逸哭过两次,一次是为杨龙和小娟立衣冠冢那天,杨龙的朋友塞给杨书逸三万块钱,告诉他,你爸在天上,也想看着你读大学。一次是婚礼前那天晚上杨书逸喝醉了酒,对他说,爱。
他从未见过他如此痛苦,简直是嚎啕,他伏在岷江畔厚重的石墩上,两片肩胛骨耸立着,随着他的哭声不断抽.动、起伏。从低声呜咽到放声大哭,似乎有一个被囚禁许久的灵魂,终于发出喑哑的叫喊。
就算活得像只蚂蚁又怎么样,就算此生抱憾又怎么样,就算他的生命被地震捶打成面目全非又怎么样——他也是地震幸存者中的一个,有人截肢,有人瘫痪,有人失去至亲,当幸存者被一遍遍歌颂之后,旁观者不知道,他们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。
而绍吴知道,他们接下来的生活,是终其一生,都在与那抹除不去的地狱的场景对抗。在生命的背面走过一遭,就再也回不到生命的正面。你傻不傻,你忍耐,你牺牲,你对自己使用暴力,你伤害真心爱你的人,你差点就活得像一只蚂蚁,你根本根本从未逃出那场地震——
但是没关系。
如果你来过映秀,你就会明白。
所有生命都精彩。
绍吴总算、总算回过神来。
他走上前去,用力搂住杨书逸的腰,脸颊贴在他颤抖的脊背上。他已经忍了整整七十天,他以为他能忘记他,像戒掉烟瘾。
原来还是不行。忍耐的每一天都像凌迟时身体被划开一道伤口。第七十天之后是什么?不过就是,第七十一天。
“我愿意和你在一起,当然愿意。”绍吴说。
他不忍了。